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这些措施表明(   )
    A . 中国已经摆脱民族危机 B . 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 .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 . 洋务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如表是1938—1946年延安交际处接待部分外国著名记者和友好人士的记录。这些活动(   )

    接待时间

    接待对象

    1938年3月

    接待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及其率领的医疗队

    1938年6月

    接待国际青年访华代表团

    1944年6月

    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6年7月

    接待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

    A . 对外展示了中共良好形象 B . 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统治 C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部分士大夫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思考指的是(   )
    A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 谋求制度的变革 C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 . 彻底批判旧思想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团结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一号召(   )
    A .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顺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C . 初步形成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 D . 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辽宋夏金时期,中原及江南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制品和海外香药等;北方输往南方的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这反映了(   )
    A . 政权并立阻碍贸易往来 B . 榷场交易频繁 C . 民族经济交流具互补性 D . 经济重心南移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唐宋时期,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这反映了(   )
    A . 陆上丝路的兴盛 B . 坊市制度的打破 C . 重农政策的转向 D . 开放包容的气象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学者评论晚清某一事件,认为是慈禧看到人民要起来掀清朝的屋顶了,她赶快开个窗洞。这位学者评论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清末新政 D . 辛亥革命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明廷派遣大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以下历史人物属于抗倭民族英雄的是(   )
    A . 郑和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黄宗羲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949至1952年,农业总产值增长48.59%,与解放前最高年份相比,1952年的粮食产量比1936年增加了9.3%,棉花产量比1936年增加了53.6%。这(   )
    A . 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B . 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 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 为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准备条件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墨家认为劳动人民从事音乐活动会耽误生产,制造乐器会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法家认为音乐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奖励耕战政策的推行。两者对音乐的认识反映了(   )
    A . 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 B . 礼乐制度全面崩溃 C . 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 D . 诸子百家相互攻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