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生物学与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的过程
  • 1.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科学家开展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问题:

    1. (1) 据图1可知,被捕食率更高的是型蝗虫。
    2. (2) 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a、b、c、d四种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
    3. (3) 综合两图的研究结果,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4. (4) 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两种类型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实验装置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

      ②能验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