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弹窗广告“不约而至”。上海市发布的《广告用户权益保护评价报告》显示,58%的应用程序(App)含有广告,但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

    网络“弹窗”广告中,有些通过技术手段诱导用户,大量盗取用户个人信息;有些被植入“钓鱼”木马,链接到诈骗网页,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材料二:弹窗广告“如何整治”

    案例:某广告公司经理陈某,凭借自己的学业特长,开办广告代理公司,赚取不少利润。经营过程中他贪图更多利益,利用“弹窗广告”非法植入链接,控制用户手机盗刷广告,牟取利润,终因非法广告业务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材料三:弹窗广告“溯本清源”,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大家在使用软件时遇到不良弹窗广告,可拨打“12321”电话直接举报,这是工信部专门成立的网络不良和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平台,

    1. (1) 弹窗广告“不约而至”侵犯了用户哪些权利?
    2. (2) 请从“依法行使权利”角度,分析陈某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
    3. (3) 在网络生活中,为预防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和事后及时维权,公民可以怎么做。请你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