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1日,《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记者探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梨树模式”的发源地吉林梨树县。在这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及各个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师生们,已经探索了17年。17年中,他们从梨树县开始,探索出免耕轮耕、深松覆盖等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形成“梨树模式”,并将梨树模式在广表的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之外的土地上推广。

    如今,“梨树模式”已经在东北推广数千万亩,并逐渐走向黑土地之外。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站副站长王贵满介绍,“其核心只有三个,免耕、覆盖、轮作,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种适合不同地区的技术。比如覆盖,即秸秆覆盖,”有全覆盖、半覆盖、部分覆盖等,其目的是不让土壤裸露出来,降低风水的侵蚀,同时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再如免耕,即不翻地,最理想的状态,是只在播种点破开土壤。轮作则包括休耕、不同作物轮换种植等,保护土壤地力。”

    “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过程中,土地的碎片化,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王贵满说:“土地的碎片化使许多技术很难实践,大机器下不去,费人工,成本也高,耕种、管理都很麻烦,效率很低”如何解决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单元生产模式”是“梨树模式”在推广中探索出的方法之一。

    “单元生产,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我们初步以300公顷也就是4500亩连片的土地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生产单元。”王贵满介绍说。

    专业合作社就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在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以流转或托管的方式把土地交给专业合作社,按照集中连片、合理规划、规模发展原则,进行集约化单元生产,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营管理方式转变。

    从耕作技术到经营模式,从一个县到整个黑土地,乃至更广阔的土地上,十多年中,发源于梨树县的“梨树模式”,正在一点点改变着黑土地上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 (1)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说明梨树模式成功的原因。
    2. (2) “梨树模式”是吉林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请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为吉林乡村振兴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表达清晰,字数在3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