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四:1919年10月10日,在纪念武昌起义8周年之际,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

    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2. (2) 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所说“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是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四,谈谈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