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到梁代,(姑孰) 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薨,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1. (1) 写出材料一①②政权的名称,并写出这一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一例。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正音”,“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南方“一派田美土肥之象”的原因。
    4. (4) 根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