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汲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愤在心中燃烧。 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 轰隆隆的炮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 听,可是失去的儿女们,在呼唤母亲……

    材料二:

    材料三: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 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895年,《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中将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中写道:“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1. (1) 材料一中“轰隆隆的炮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屈辱的条约”“失去的儿女”分别指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反映了哪场侵略战争。 图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参加战斗的是当时哪支海军?
    3. (3) 材料三中的“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反映了当时在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危机?材料二反映的侵略事件和材料三“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