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捻军: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勤远略: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如是说

    “中国欲自强,那么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那么莫如觅制器之器……那么或专设一科取士,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李鸿章如是说

    材料二: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200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10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职责相属。……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

    1. (1) 材料一中“欲学习外国利器,那么莫如觅制器之器”指的是什么意思?曾国藩等人“剿发捻”、“勤远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10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这段话的理解。
    3. (3)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写出这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