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晚清时期的侵略与反抗 / 《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 1. 光绪五年(1879),直隶突降暴雨,义赈人士严作霖经元善等人携款前来直隶赈灾。光绪三十三年(1907),永定河水灾发生,直隶总督袁世凯也传谕天津商会劝募赈款,散放急赈,“以补官款之不及”。光绪末年,义赈甚至成为官赈的仿照对象,与官赈形成体制内的合作。据此推知,晚清(    )

    A . 政府丧失地方治理主导地位 B . 直隶地区社会矛盾持续激化 C . 自然灾害频繁加剧财政危机 D . 传统社会救济体系加速转型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
    A . 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B . 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 C . 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 2.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 . 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重庆谈判——实现了中国的民主建国 D . 遵义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点
  • 3.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下图推知(   )

    A .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B .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C .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D .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